全球新动态:投资人回归“空中飞人”日常 一级市场真的复苏了吗?

《科创板日报》3月13日讯(记者 敖瑾),进入2023,投资人们重新回归了“空中飞人”的日常,热火朝天地奔赴全国各地,寻找下一个立项的机会。

一名硬科技投资人告诉《科创板日报》记者,2022年一级市场的冷清,除了投资机构主观的策略变化,出差不便是不得不考虑的客观因素。“去年我们出差看项目,很多时候都是要跟地方政府比较熟,提前给地方政府的处长们先打个电话,问一下是否能去,对方点头了才会过去。”其认为,今年可以正常实地看项目了,“大家会恢复出手。”


(相关资料图)

但出手讲究时机。接受采访的多数投资人普遍反映,目前仍在观望,机构内部的立项甚至比去年同期还少。

“虽然这两个月都在密集看项目,但做出投资决策的还是比较少。”一华北地区投资人告诉记者,很多项目目前都会侧重讲自己在疫情之前的运营情况,再预期今年随着市场转暖项目经营的改善,“所以真实情况如何,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来观察,比如说到今年6月,看看它上半年到底能恢复到什么程度。”

项目估值抬头,投资人观望情绪占主导

各地的投资人都恢复了忙碌。

3月的一个工作日,上午11点半,一人民币基金的合伙人,就已经在黄浦江畔的高档写字楼办公室里开完了三个会议。他告诉记者,要不是当周有机构事务需要处理,他也不会待在办公室,“肯定都是在各地出差看项目,在办公室的时间非常少。”

上述华北地区投资人亦表示,去年基本上没怎么出差,“进入今年,有时一周就能接到三、四个项目,写报告的内容也变多了。”

大多数投资人都认为,今年一级市场会复苏,投资情况会比过去好,“至少从表象上看,大家都在外面疯狂看项目。”

但前期看好的项目,目前能走到立项流程的并不多。一头部国资机构人士告诉《科创板日报》记者,在与同行交流的过程中发现,“大家普遍反映今年到目前立项反而比去年还少了。”

主要原因或在于,多数机构仍在观望。

上述华北地区投资人对记者表示,进入2023年,项目方明显也变得更加活跃,主动前来沟通接洽的项目增加了不少,项目方对未来普遍表现出积极的预期。“很多项目会把之前的业绩不好归结于疫情原因,然后预期今年利润能翻个好几倍,主要依据是今年市场好了报复性消费来了。再加上全面注册制实行,项目方还会有一种错觉,好像努力个几年马上就能敲钟上市了。”

其进一步表示,在这种积极预期下,一些项目的估值相比去年提高了不少。“去年大部分项目估值还是会偏低一些,现在很多项目估值都有抬升,且支撑估值的依据较少。比如有的项目一年利润就在五、六百万左右,但给自己估到了七、八个亿,估值市盈率能上到快100倍。”

但投资人并不想为这样的估值买单,至少从现在来看意愿不大。

“首先今年从目前来看,消费市场只能说是稍微恢复了一点,还很难说有多好,企业层面的消费能力更是还有多大的恢复,仍需要一段时间。再有就是项目本身抗风险和市场能力到底如何,也还需要一个观察时间,尤其是跟大消费、物流等领域有关的项目。”该华北地区投资人表示,其所在机构会把对一些项目的观察时间线拉到6月份,“看上半年项目到底能恢复到一个什么程度。”

多家VC/PE机构的投资人士均在采访中表达了相似的观望态度,真正的复苏拐点期或在今年下半年。

LP主力仍是国资,退出预期未明显改变

在募投管退的链条里,除个别头部机构外,募资无疑绝大多数VC/PE面临的最关键问题。

华南一中腰部机构人士对《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其所在机构近期与地方政府签了一些意向协议,“但募资压力还是挺大,市场化的钱还是观望状态比较多,市场化LP更多目前更多还是觉得钱拿在手里才安全,不敢轻举妄动。”

另有国资机构人士亦表示,当前的一级市场上,政府出资意愿更为活跃。“一级市场投资环境总体没有太大变化,有一个比较显著的是,过完年之后,各地政府积极性都很高,包括市里、区里的领导带头出去招商,以及招引项目时配合发起的引导基金数量很多。”

执中数据显示,今年截至目前,活跃出资LP排在前10的机构中,属于政府平台的有6家,累计认缴金额为164.2亿元。其中,江西省现代产业引导基金累计认缴规模最大,达149.6亿元。

与此同时,各地仍在接连发起千亿级别的母基金:广州在2月份成立了1500亿元规模的广州产业母基金和500亿元规模的广州创投母基金;安徽省1月份提出将设立总规模不低于2000亿元的省新兴产业引导基金,成为2023年官宣的第一个千亿引导基金……

上述华南机构人士进一步表示,尽管地方政府出资意愿强烈,但出资要求有所提高。“现在有些地方的政府引导基金,会要求见一个项目再打一个项目的钱,过去是会把钱全部打过来。”

但上述国资机构人士则表示,近三、四年来,不少政府引导基金都会采取这一方式,即“看过项目后,投委会决策通过了,政府才会针对这个项目打相应的款”。“2015、16年时一次性打款的情况会更多,后来是出现了一些不合规使用的问题,政府引导基金走向更加规范化,就基本是见一个项目才打一笔款,另一方面地方政府也不希望资金闲置在管理机构的账上。”

而对于退出的环节,多数投资人表示预期并未有明显改变。

上述华北地区投资人对《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从大的政策层面看,全面注册制推行后退出渠道确有增加,“但从现在的情况看,北交所算是门槛最低的了,但因为现在排队数量太大,内部的指导意见是希望利润在3000万元以上的企业优先,利润不是很好的也在劝退一部分。所以说推行全面注册制,肯定还是优中选优。”

该人士进一步表示,其判断项目的标准和依据并未有很大的改变,“最多就是可能以前投的5年能退出,现在预期可能能缩短到3年,如果项目质地够好的话。”

尽管,多数投资人都对一级市场行情是否复苏的问题,给出了较为审慎和中性的回答,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在行动上的积极投入。在采访中,有一位于2021年下半年转行加入到创投领域的投资人,在经历了整个2022年的非典型创投环境之后,他并未灰心,并告诉记者,他已经在2023年伊始时下定了新年决心,“希望今年自己能做成一两单交易,全流程那种,借着这个平台做点事。”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