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今亮点!资讯集采阶段性影响下游备货 威高骨科三季度获“医药女神”加仓

28日晚,威高骨科(688161.SH)披露了三季报。报告显示,受9月骨科脊柱耗材全国带量采购影响,下游终端及经销商客户阶段性减少备货,导致在第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出现较大幅度的下滑,整个前三季度的业绩也因此由正转负。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不过,三季报同时显示,由“医药女神”葛兰执掌的中欧医疗健康混合型基金在第三季度新进成为公司前十大股东,持股618.94万股,持股比例1.55%。这也是自威高骨科在科创板上市之后,首次吸引这位明星基金经理的加仓。

对于国家集采,在日前披露的中欧医疗健康的三季报中,葛兰也谈到了自己的看法。

葛兰认为,国家层面的骨科脊柱类耗材集采已经完成,集采整体框架保持稳定性,政策延续稳健、积极的趋势。通过顶层政策引导行业向有真正创新、有临床价值、提供高性价比产品及服务转变,这在短期尽管可能会带来阵痛,但也为行业长期健康成长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在葛兰看来,医药行业仍保持较强的韧性,并认为优秀公司的长期增长驱动因素并未出现重大变化。因而,虽然短期市场波动难以避免,但依然看好医药生物板块的中长期投资机会。

业绩阶段性承压,研发投入不降反增

据威高骨科三季报,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93亿元,同比下滑11.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 利润4.42亿元,同比下滑10.5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4.34亿元,同比下滑10.48%。

其中,第三季度单季实现营业收入2.88亿元,同比下滑39.4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432.91万元,同比下滑64.5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4159.22万元,同比下滑65.4%。

公司表示,业绩出现下滑的原因主要在于,由于脊柱全国带量采购在9月末完成,受此影响,第三季度的下游终端及经销商客户的采购均相对谨慎,经销商有意减少合理备货。

按照规则,本次脊柱类耗材集采将从2023年年初起开始执行。而从以往经验看,在带量采购结果正式落地执行之前,下游终端及经销商往往更倾向于利用这段时间推进消耗库存,期间备货需求相对有限。但随着库存的逐步消耗,加上集采落地后手术量的提升,其后耗材使用量有望再次释放。

尽管短期业绩承压,但在研发上威高骨科仍然保持了较高的投入。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累计研发费用8329.94万元,同比增长1.98%,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则较上年同期提升0.78个百分点至5.98%。

与此同时,公司积极降本增效,优化管理结构所带来的期间费用的减少,以及现金管理带来的利息收入增加,也帮助公司提升了净利润水平。报告期内,销售费用大幅减少约8794万元,管理费用及财务费用亦分别减少近千万元。

集采压力边际减弱,威高远期表现可期

威高骨科是国内优异的骨科医疗器械提供商,也是为数不多的拥有多元产品线的一家企业。公司全面覆盖了脊柱、创伤、关节三大核心赛道,并且在各细分赛道同时执行多品牌战略,脊柱(威高骨科、威高亚华、威高海星)、创伤(威高骨科、健力邦德、威高海星)、关节(威高海星、威高亚华)均有多个品牌。

在集采中,这样多元化多品类的产品线让威高骨科获益匪浅。一方面,规模化经营更容易摊销成本,让企业拥有更强的抵御风险的能力;其次,无论是在创伤十二省联盟集采,还是在关节、脊柱国采中,威高都通过运用多品牌投标策略,保持了较高的中标率和中标价;另外,出于管理更便捷、配套服务更易跟上等方面的考虑,预计集采之后医疗机构也会愈加青睐产品线齐全的企业。

就政策面而言,从最初的冠脉支架到刚刚完成的骨科脊柱类耗材集采,随着经验的不断丰富和规则的不断完善,市场普遍认为集采正渐趋温和理性。例如在此次脊柱集采中,首次引入了保底中标规则,以避免企业的非理性竞价。

因此,集采对企业的负面影响有望越来越小。此前,威高骨科半年报亦显示,人工关节国家集采落地后,整个上半年,威高骨科关节类产品销售收入同比增长了13.39%,达到2.95亿元,初步显示集采并未给公司关节业务带来明显的负面影响。

在上半年,因疫情等原因,虽然威高骨科经历了一季度的低潮,但二季度迅速恢复,业绩环比增幅超市场预期。由此可见,威高骨科应对行业变化有着较强的抗压力和复原力,因此走出脊柱集采的影响或也只是时间问题。

关键词: 营业收入 上市公司股东 骨科脊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