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药物引领第三代浪潮?RNAi龙头阿兰姆“再战”慢病领域

《科创板日报》7月28日讯(记者 郑炳巽 实习记者 张真)近日,来自阿兰姆(Alnylam)原研、基于siRNA(小干扰RNA)疗法的降压新药“Zilebesiran”一期临床数据读出,实现了24小时内持久的血压控制,且单次注射剂量大于200mg的药物后,疗效可持续半年。

此举引来罗氏侧眼,双方宣布将在美国共同商业化Zilebesiran药物,阿兰姆将获得3.1亿美元的预付现金付款,加上未来的里程碑款项等付款,该笔交易潜在价值高达28亿美金。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预测,2020年全球RNAi(RNA干扰)市场规模为3.62亿美元,预计2030年有望达到250亿美元。当下,市面上有5款上市的siRNA药物,全部由阿兰姆开发或者参与开发。


【资料图】

然而,必须指出的是,近年来阿兰姆的营收一直处于2-3位数的高速增长状态,但营业利润却持续亏损。数据显示,2020-2022年,阿兰姆营收为4.93亿美元、8.44亿美元、10.37亿美元,最高增速达124.28%;同期营业利润为-8.28亿美元、-7.09亿美元、-7.85亿美元。

那么,顶着持续亏损压力的阿兰姆,十年如一日押宝的RNA疗法,是否真具备价值?

因新冠而成为投资“香饽饽”

其实,RNA疗法并非一个陌生的事情,相关药物研发距今已有四十多年历史,但最初因安全性等原因进展缓慢,后经技术完善进入发展的“快车道”,目前有数百个小核酸药物处于III期临床。

然而,真正意义上让核酸药物成为投资热土的契机,是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

新冠大流行期间,mRNA疫苗得到广泛应用且表现出优异的疗效,为小核酸药物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投资机会。贝恩咨询数据显示,2010-2019年间,与RNA相关的并购金额仅有4.87亿美元,而在2020-2021年间,这一数字飙升至32亿美元

国金证券指出,相比于小分子药物和抗体药物,核酸药物具备靶点范围广、相对安全、设计灵活等多个特点。理论上,小核酸药物可以转录过程中所涉及的RNA为靶点,具有更高的成药性。业内已将核酸药物视为继小分子药物、大分子抗体之后的第三大药物类型,有望掀起第三代药物开发的浪潮

舶望生物CSO邵博就阿兰姆的降压新药“Zilebesiran”,向《科创板日报》记者进一步解释,“siRNA技术和现在市场上大多数药物是不一样的,它并非以蛋白为靶点,而是以mRNA为靶点,通过降解对应基因形成功效,而其它药物例如小分子或者抗体则是靶向蛋白靶点。siRNA是平台技术,siRNA药物是一维序列,序列设计通过电脑就能完成,这比起靶向蛋白三维的小分子药物新药发现的速度会快很多。”

不过,核酸药物发展过程中也曾因递送有限、脱靶效应等难题,在2009年和2016年发生过严重的安全性事件。在这一过程中,阿兰姆因为研制出GalNAc偶联递送系统,克服了siRNA脱靶的问题,为众多递送系统研发奠定了基础,也帮助自己奠定了在RNAi(RNA干扰)领域的龙头地位。

更广阔时长空间:从罕见病到慢病

此次,罗氏重点看好的药物Zilebesiran,是一款用于治疗高血压的RNAi药物,它的研发,不仅意味着阿兰姆在RNAi疗法上进一步布局慢病领域,也侧面反映出核酸药物正加快从罕见病迈向常见病(慢病)市场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2年底,全球至少有15款小核酸药物上市,这些药物的适应症,如它们的设计初衷一样,大多数针对罕见病。比如,当前市场上全部来自阿兰姆的5款siRNA药物中,2018年上市的Patisiran,适应症为“家族性淀粉样多发性神经病变”、2019年上市的Givosiran,适应症为“急性肝卟琳症”。

不过,随着阿兰姆治疗高胆固醇血症的Inclisiran于2020年获批上市,小核酸药物开始进入到慢病领域,市场潜力进一步打开。根据Evaluate Pharma预测,Inclisiran有望在2033年取得26亿美元的销售额。

邵博表示,“针对慢性病,siRNA药物的优势在于疗效持续时间长,安全性好,它的给药频率可以做到非常低,患者依从性就好。”

他认为,Inclisiran的销售额还处于加速上升过程中,等往后几年市场份额上来了,外界对整个siRNA领域的印象会有大的改变。现阶段,因为Inclisiran被诺华买走了,主要盈利也是归诺华所有,加之阿兰姆还处于大规模投入研发阶段,短期内盈利状况不会很好。“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阿兰姆不具备成长性,也不意味着小核酸药物前景黯淡。相反,阿兰姆未来几年形势会比较乐观,小核酸领域很值得期待。”他说道。

siRNA药物具有降压的长效性

关于siRNA药物用于降血压上,有匿名投资人向《科创板日报》记者指出,“降压效果不行,不太看好这个适应症,可能还要再找找别的适应症。”对方表示,一切的方便都不能以牺牲疗效为代价。

不过,针对siRNA药物治疗高血压的原理,邵博做出说明,目前市场上很多针对RAAS通路的下游靶点的药物是主流药物,其药物原理是抑制血管紧张素的产生和作用。如果能从源头上抑制AGT的产生,将可以起到更好的降血压的作用。

“目前市场上不存在以AGT自身为靶向的药物,但siRNA药物可以高效降解掉血管紧张素原基因的mRNA,如此就从源头降低了下游血管紧张素的产生,导致了血压的下降。”

他进一步指出,siRNA药物治疗高血压的优势主要是降压作用的长效性。跟传统的小分子降压药需要每天吃药相比,半年一阵皮下注射给病人带来便利性,从而会让病人有更好的依从性。

《科创板日报》记者发现,在治疗慢病方面,舶望制药的双链siRNA分子BW-00163注射液同样以高血压为适应症,该产品已在澳洲获批临床。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官网显示,该药物自今年6月底起处于在审环节。另一款BW-00112则作为该公司的第一款siRNA药物已在中美澳三地获批临床,拟用于治疗包括高血脂在内的心血管疾病。

关键词: